買櫝還珠的意思

注音 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買珠只取包裝的盒子而退還珠子。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

show lack of judgement as one who buys the glittering casket and return the pearls to the seller;

相似詞

捨本逐末 本末倒置 反裘負薪

相反詞

去粗取精

國語辭典簡編本

買櫝還珠「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購買裝有珠寶的匣子,只留下華麗的匣子卻反將珠寶還給賣主。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造句學習古人文章若只知學詞藻之美,卻忽視內蘊精神的重要,正是買櫝還珠啊!

國語辭典修訂本

買櫝還珠「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⒈  楚國一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出高價買去,但他只看中精美的匣子,遂將珍珠還給珠寶商。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清·朱彝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也作「得匣還珠」。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買櫝”。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 人有賣其珠於 鄭 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 鄭 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楚 珠鬻 鄭,為薰桂之櫝, 鄭 人買櫝而還珠。若文浮於理,末勝其本,則 秦 女 楚 珠,復在於茲矣。”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希夷易說》:“蓋上古卦畫,明《易》道行,後世卦畫,不明《易》道不行,聖人於是不得已而有辭,學者一著其辭,便謂《易》止於是,而 周 孔 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畫微旨,此之謂‘買櫝還珠’。”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師 玉田 而不師其沉鬱,是買櫝還珠也。”
鄒韜奮 《萍蹤寄語》一:“因為我要盡我的心力,把在國外所見到的,或所感想的,陸續地寫出來,在本刊上向諸友報告。當然,以我的淺陋的眼光,恐怕‘買櫝還珠’,沒有什麼好報告。”
吳梅 《<南柯記>跋》:“世之持買櫝之見者,徒賞其節目之奇,詞藻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