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理的意思
注音 ㄓㄣ ㄍㄨㄢ ㄓ ㄌ一ˇ
拼音 zhēn guān zhī lǐ
基本釋義
⒈ 同“貞觀之治”。
⒉ 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
引證解釋
⒈ 同“貞觀之治”。 唐 人避 高宗 李治 諱改。參見“貞觀之治”。
引唐 白居易 《不勞而理策》:“臣又聞 太宗文皇帝 嘗曰:‘朕雖不及古,然以百姓心為心。’臣以為致‘貞觀之理’者,由斯一言始矣。”
唐 李絳 《請崇國學疏》:“風教大成,禮樂鹹備,‘貞觀之理’,謂之太平。”
▸ 貞觀之治
▸ 兩觀之誅
▸ 客觀真理
▸ 東觀之殃
▸ 貞觀
▸ 理之當然
▸ 連理之木
▸ 言之有理
▸ 言之成理
▸ 喻之以理
▸ 貞理
▸ 置之不理
▸ 理事會
▸ 理髮師
▸ 燒眉之急
▸ 桑弧之志
▸ 三遷之教
▸ 三寸之舌
▸ 三尺之木
▸ 三垂線定理
▸ 容身之地
▸ 日觀
▸ 三藩之亂
▸ 三敗之辱
▸ 三年之畜
▸ 弱冠之年
▸ 商飆觀
▸ 人之水鏡
▸ 三侯之章
▸ 容膝之地
▸ 日昃之勞
▸ 日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