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袖的意思
注音 ㄇㄛˋ ㄒ一ㄡˋ
拼音 mò xiù
基本釋義
⒈ 貉皮做的衣袖。
⒉ 宋代一種前後襟和兩袖都較短的衣服。
引證解釋
⒈ 貉皮做的衣袖。
引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五拍:“狐襟貉袖腥復羶,晝披行兮夜披臥。”
⒉ 宋 代一種前後襟和兩袖都較短的衣服。
引《說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異 《因話錄》:“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裡,或其中用緜者,以紫皁緣之,名曰貉袖。聞之起於御馬院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於控馭耳。”
▸ 狐襟貉袖
▸ 衫袖
▸ 襦袖
▸ 攘袖
▸ 清風兩袖
▸ 髚袖
▸ 翹袖
▸ 袍袖
▸ 暖袖
▸ 旁觀袖手
▸ 霓袖
▸ 捋袖揎拳
▸ 滿袖春風
▸ 蠻貉
▸ 馬蹄袖
▸ 龍袖
▸ 籠袖
▸ 擄袖揎拳
▸ 裸袖
▸ 裸袖揎拳
▸ 領袖後進
▸ 領袖
▸ 邏袖
▸ 兩袖清風
▸ 寬袍大袖
▸ 冷袖
▸ 攞袖揎拳
▸ 裸袖揎衣
▸ 斂袖
▸ 厥貉
▸ 禁袖
▸ 衿袖
▸ 襟袖
▸ 箭袖
▸ 九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