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默的意思
注音 ㄩˇ ㄇㄛˋ
拼音 yǔ mò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語嘿”。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⒉ 喻指出仕或隱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語嘿”。謂說話或沉默。
引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譭譽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雲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
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彷彿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彷彿可以觸控似的。”
⒉ 喻指出仕或隱居。
引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
逯欽立 注:“語默,出處。”
《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
▸ 出處語默
▸ 作止語默
▸ 默語
▸ 默然無語
▸ 默默不語
▸ 泰語
▸ 傷言扎語
▸ 軟語
▸ 少言寡語
▸ 軟語溫言
▸ 軟談麗語
▸ 人多語亂
▸ 塞默
▸ 軟默
▸ 熱語
▸ 訒默
▸ 鵲語
▸ 人平不語
▸ 人語馬嘶
▸ 窮言雜語
▸ 柔默
▸ 輕言細語
▸ 輕言輕語
▸ 傾語
▸ 輕言軟語
▸ 闃默
▸ 禽語
▸ 俏語
▸ 蛩語
▸ 潛濡默化
▸ 巧語花言
▸ 竊竊私語
▸ 箝語
▸ 寢默
▸ 箝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