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分茅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拼音 liè tǔ fēn má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後因以“裂土分茅”謂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諸侯。

國語辭典修訂本

裂土分茅「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⒈  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取其地之土,並以白茅包之,作為諸侯建國的象徵。見也作「分茅列土」、「分茅裂土」、「分茅胙土」、「列土分茅」。

《書經·禹貢》唐·孔穎達·正義。後指分封土地。明·高濂《玉簪記·第一五出》:「裂土分茅一郡間,君恩民命兩相關,從來為國心如血,早把胡鉤日下按。」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裂地分茅”。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 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
宋 辛棄疾 《洞仙歌·趙晉臣和李能伯韻有裂土分茅之句》詞:“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痛史》第七回:“全太后 道:‘難得卿等一片忠誠,但願天佑 宋 室,將來恢復江山,必當裂土分茅、以報今日。’”
宋 葉適 《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報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孫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後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