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ㄙㄜˋ
拼音 xíng sè
基本釋義
⒈ 行意。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猶指行旅。
例即賜御酒三杯,以壯行色。——《說岳全傳》
英circumstances or style of departure;
國語辭典簡編本
行色「ㄒㄧㄥˊ ㄙㄜˋ」
神態、表情。
造句他行色匆忙的出門,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行色「ㄒ一ㄥˊ ㄙㄜˋ」
⒈ 出行的氣象、神色。
引《莊子·盜跖》:「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邪。」
《老殘遊記·第八回》:「店家將狐裘送上,東造甚為難過,繼思狐裘所以不肯受,必因與行色不符。」
引證解釋
⒈ 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
引《莊子·盜跖》:“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 跖 耶?”
五代 馮延巳 《歸國謠》詞:“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明朝便是關山隔。”
魯迅 《偽自由書·航空救國三願》:“聽說 廣州 也有一隊(指飛機)出發的,閨秀們還將詩詞繡在小衫上,贈戰士以壯行色。”
⒉ 猶行旅。
引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闕序》:“廷尉評 王 某,從宦屬邑,受恩煦深,收涕揮惲毫,以序行色。”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妾口占小詞一首,調寄《南鄉子》,贈君行色,休得見哂。”
《再生緣》第二二回:“壯志堂堂行色遠,英風凜凜戰謀偕。”
⒊ 五行之色。黑、赤、青、白、黃是配合水、火、木、金、土的五行之色。參見“行次”。
引《隋書·禮儀志七》:“宣尼 製法,雲行 夏 之時,乘 殷 之輅。弈葉共遵,理無可革。然 三代 所尚,眾論多端,或以為所建之時,或以為所感之瑞,或當其行色,因以從之。”
▸ 流行色
▸ 行色悤悤
▸ 行色怱怱
▸ 行色匆匆
▸ 當行出色
▸ 當行本色
▸ 色仁行違
▸ 喜行於色
▸ 金色
▸ 黑色
▸ 蝸行
▸ 土色
▸ 調色
▸ 分色
▸ 色彩
▸ 瑞色
▸ 色飛眉舞
▸ 三百六十行
▸ 人行道
▸ 辱行
▸ 入行
▸ 塞色
▸ 善行無轍跡
▸ 稔色
▸ 撒潑行凶
▸ 認色
▸ 山光水色
▸ 人造行星
▸ 闕行
▸ 日色
▸ 容色
▸ 日本興業銀行
▸ 缺行
▸ 肉色
▸ 卻行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