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地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ㄉ一ˋ
拼音 xíng dì
基本釋義
⒈ 行於地上。
⒉ 《易·坤》:“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王弼注:“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幹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孔穎達疏:“以柔順為體,終無禍患,順行地無疆,不復窮已。”後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順。
⒊ 比喻威德之行。
⒋ 比喻處世實踐。
⒌ 經行的地方。
引證解釋
⒈ 行於地上。
引《淮南子·人間訓》:“今人待冠而飾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國史補》捲上:“蜀郡 有 萬里橋,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萬里則歸。’”
⒉ 後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順。
引《易·坤》:“牝馬地類,行地無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孔穎達 疏:“以柔順為體,終無禍患,順行地無疆,不復窮已。”
《後漢書·皇后紀贊》:“乘剛多阻,行地必順。”
⒊ 比喻威德之行。
引《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遠國之民,望如父母,近國之民,從如流水。故行地滋遠,得人彌眾,是何也?懷其文而畏其武。”
⒋ 比喻處世實踐。
引《莊子·人間世》:“絶跡易,無行地難。”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雲:“人之處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跡難。”
⒌ 經行的地方。
引宋 楊萬里 《見澹庵胡先生舍人》詩:“補天老手何須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 江河行地
▸ 類地行星
▸ 地行仙
▸ 跼天蹐地
▸ 公地
▸ 蝸行
▸ 翻地
▸ 容足地
▸ 容身之地
▸ 山坡地
▸ 三百六十行
▸ 入地無門
▸ 容膝之地
▸ 如履平地
▸ 人行道
▸ 辱行
▸ 入行
▸ 善行無轍跡
▸ 山崩地坼
▸ 撒潑行凶
▸ 人造行星
▸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
▸ 闕行
▸ 熱地蚰蜒
▸ 日本興業銀行
▸ 缺行
▸ 人地兩生
▸ 人地
▸ 人地生疏
▸ 熱地
▸ 卻行求前
▸ 卻地
▸ 驅行
▸ 三十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