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鶻的意思
注音 ㄘㄤ ㄏㄨˊ
拼音 cāng hú
基本釋義
⒈ 唐宋參軍戲腳色名。
蒼鶻「ㄘㄤ ㄏㄨˊ」
⒈ 唐五代參軍戲中的腳色,與參軍對演,今稱為副末。
引唐·李商隱〈驕兒〉詩:「忽復學參軍,案聲喚蒼鶻。」
引證解釋
⒈ 唐 宋 參軍戲腳色名。
引唐 李商隱 《驕兒》詩:“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浄,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鶻能擊禽鳥,末可打副浄,故云。”
劉大傑 《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十一章下篇一:“所謂參軍,便是戲中的正角,蒼鶻便是丑角一類的配角,兩者相互問答,其作用則調謔諷刺,兼而有之。”
▸ 染蒼染黃
▸ 穹蒼
▸ 上蔡蒼鷹
▸ 清蒼
▸ 上蒼
▸ 青鶻
▸ 青蒼
▸ 擎蒼牽黃
▸ 牽黃臂蒼
▸ 暮色蒼茫
▸ 默蒼
▸ 梅花海鶻
▸ 沒頭蒼蠅
▸ 莽蒼蒼
▸ 莽蒼
▸ 鹿皮蒼璧
▸ 莽莽蒼蒼
▸ 老蒼
▸ 老蒼頭
▸ 酪蒼頭
▸ 浪蒼
▸ 沮蒼
▸ 俊鶻
▸ 九蒼
▸ 空蒼
▸ 堅蒼
▸ 健鶻
▸ 回鶻豆
▸ 回鶻文
▸ 回鶻
▸ 黃鶻
▸ 黃蒼蒼
▸ 黑蒼蒼
▸ 顥蒼
▸ 海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