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茸的意思

注音 ㄇㄥˊ ㄖㄨㄥˊ

拼音 méng róng

基本釋義

⒈  蓬鬆;雜亂的樣子。

雜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jumbled;

引證解釋

⒈  雜亂貌。

《史記·晉世家》:“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蒙茸以言亂貌。”
《文選·揚雄<甘泉賦>》:“蚩尤 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呂延濟 注:“蒙茸、陸梁,亂走皃。”
清 邵長蘅 《城根婦》詩:“彼何者婦,椎髻蒙茸。”

⒉  蔥蘢。

唐 羅鄴 《芳草》詩:“廢苑牆南殘雨中,似袍顏色正蒙茸。”
《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只見萬山疊翠,草木蒙茸,正不知那一條是去路。”
清 魏際瑞 《諸葛公墓》詩:“定軍山 下柏蒙茸,曠古精誠在此中。”

⒊  指蔥蘢叢生的草木。

宋 蘇軾 《後赤壁賦》:“履巉巖,披蒙茸。”
清 龔自珍 《庚子雅詞·江城子》:“假山修竹隱蒙茸。”
鄒魯 《丁未鎮南關之役》:“我軍披蒙茸,拔鉤籐,以繩縋於斷澗危崖間,直進第三砲臺。”

⒋  迷茫。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氣色蒙茸,風雲蓬勃。”
明 吾丘瑞 《運甓記·剪髮延賓》:“承兄遠顧,況又雪色蒙茸,小弟聊備杯酒,為兄解寒。”

⒌  猶矇矓。

宋 范成大 《除夜地爐書事》詩:“人家忺夜話,我已困蒙茸。”
周汝昌 注:“蒙茸,倦眼睡態。”
濛茸:迷茫貌。 唐 無名氏 《擷芳詞》:“風搖盪,雨濛茸,翠條柔軟花頭重。”
前蜀 貫休 《春末蘭溪道中作》詩:“山花零落紅與緋,汀煙濛茸江水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