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行的意思
注音 ㄘㄠˇ ㄒ一ㄥˊ
拼音 cǎo xíng
基本釋義
⒈ 帶草的行書。
⒉ 在草野中行走。
引證解釋
⒈ 帶草的行書。
引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採古來能書人名》:“王獻之,晉 中書令,善隸藁……兄 玄之、徽之,兄子 淳之,並善草行。”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文具·字》:“劉伯升 小變楷法謂之行書,兼真謂之真行,帶草謂之草行。”
⒉ 在草野中行走。參見“草行露宿”。
引《詩·小雅·何草不黃》“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漢 鄭玄 箋:“狐草行草止。”
▸ 皮草行
▸ 草行露宿
▸ 風行草從
▸ 風行草靡
▸ 風行草偃
▸ 草靡風行
▸ 草率行事
▸ 草偃風行
▸ 霜行草宿
▸ 行草
▸ 蝸行
▸ 散草
▸ 三顧草廬
▸ 三百六十行
▸ 人行道
▸ 辱行
▸ 如泣草芥
▸ 入行
▸ 忍辱草
▸ 善行無轍跡
▸ 三白草
▸ 撒潑行凶
▸ 人非草木
▸ 入草物
▸ 人造行星
▸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 褥草
▸ 仁草
▸ 闕行
▸ 日本興業銀行
▸ 缺行
▸ 染草
▸ 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