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褥香爐的意思
注音 ㄨㄛˋ ㄖㄨˋ ㄒ一ㄤ ㄌㄨˊ
拼音 wò rù xiāng lú
基本釋義
⒈ 漢武帝時巧匠丁綬製作的一種香爐,可使爐體經常保持平衡,便於置之褥中,故名。
引證解釋
⒈ 漢武帝 時巧匠 丁綬 製作的一種香爐,可使爐體經常保持平衡,便於置之褥中,故名。事亦見《西京雜記》卷一,惟“丁綬”作“丁緩”。
引南朝 樑 殷芸 《小說》卷一:“武帝 時, 長安 巧手 丁綬 者,為恆滿燈,七龍五鳳,雜以芙蓉、蓮藕之奇。又作臥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 房風,其法後絶,至 綬 始更為之。機環運轉四周,而爐體常平,可致之被褥,故以為名。”
▸ 肉香爐
▸ 被中香爐
▸ 檀香爐
▸ 香爐角
▸ 香爐峰
▸ 香爐
▸ 爐香
▸ 燒頭爐香
▸ 頭爐香
▸ 阿迦爐香
▸ 軟紅香土
▸ 軟香溫玉
▸ 瑞香
▸ 軟臥
▸ 鵲爐
▸ 褥單
▸ 褥套
▸ 蜷臥
▸ 褥特鼠
▸ 熔爐
▸ 熔於一爐
▸ 雀頭香
▸ 褥草
▸ 褥位
▸ 人親骨肉香
▸ 三日香
▸ 鵲尾爐
▸ 卻塵褥
▸ 虯爐
▸ 賽蘭香
▸ 施香
▸ 秋香色
▸ 卻死香
▸ 瓊香
▸ 乳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