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血的意思
注音 ㄍㄠ ㄒㄩㄝˋ
拼音 gāo xuè
基本釋義
⒈ 人的脂血。比喻用血汗換來的財富。
例這名貪官就知道吸取人民膏血。
農桑廢於追呼,膏血竭於笞捶。——《新唐書·陸贄傳》
英fat and blood;
英文 lit. fat and blood, fruit of one's hard labor, flesh and blood
膏血「ㄍㄠ ㄒㄩㄝˋ」
⒈ 脂肪和血。
引《新唐書·卷一五七·陸贄傳》:「農桑廢於追呼,膏血竭於笞捶。」
⒉ 比喻經過勞苦努力,所獲得的利益。
引《宋史·卷二九三·張詠傳》:「竭生民膏血,以奉無用之土木。」
引證解釋
⒈ 脂血。
引唐 孟郊 《蚊》詩:“但將膏血求,豈覺性命輕?”
宋 王安石 《上時政疏》:“天下之民固已膏血塗草野,而生者不能自脫於困餓劫束之患矣。”
清 劉光第 《萬壽山》詩:“膏血為塗丹,皮骨為版築。”
劉大白 《流螢之群》詩之八:“吸人膏血的蚊子,與其說是無情的刺客,不如看作不仁的富人。”
⒉ 猶言民脂民膏。
引唐 陸贄 《論敘遷幸之由狀》:“禁防滋章,條目纖碎,吏不堪命,人無聊生,農桑廢於徵呼,膏血竭於笞捶。”
宋 王禹偁 《端拱箴》:“勿謂豐財,經費不節,須知府庫,聚民膏血。”
《水滸傳》第十六回:“誅求膏血慶生辰,不顧民生與死鄰。”
碧野 《白雲·綠樹·金花》:“那時,我們的祖國淪為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分子和買辦正在吸吮 中國 人民的膏血。”
▸ 血膏
▸ 乳膏
▸ 灑狗血
▸ 溶血
▸ 軟膿咂血
▸ 熱血日報
▸ 鵲血
▸ 歃血而盟
▸ 潤膚膏
▸ 歃血為誓
▸ 人魚膏
▸ 喢血
▸ 熱血沸騰
▸ 翣血
▸ 然膏
▸ 燃膏繼晷
▸ 熱血
▸ 熱血動物
▸ 鵲血弓
▸ 泉石膏肓
▸ 楸葉膏
▸ 瓊膏
▸ 熱膏
▸ 人膏
▸ 青血
▸ 清血
▸ 敲髓灑膏
▸ 茹毛飲血
▸ 敲膏吸髓
▸ 泣血
▸ 鉛膏
▸ 泣血椎心
▸ 青肝碧血
▸ 泣血稽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