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音的意思

注音 ㄏㄢˋ 一ㄣ

拼音 hàn yīn

基本釋義

⒈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毛,雞曰翰音。”後因以“翰音”為雞的代稱。

⒉  飛向高空的聲音。比喻徒有虛聲。

國語辭典修訂本

翰音「ㄏㄢˋ 一ㄣ」

⒈  祭祀時所用的雞。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雞曰翰音。」

⒉  鳥的叫聲飛向高空,而鳥仍舊在地。比喻居非其位,而聲過其實。

《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引證解釋

⒈  後因以“翰音”為雞的代稱。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毛,雞曰翰音。”
《文選·張協<七命>》:“封熊之蹯,翰音之跖。”
呂延濟 注:“翰音,雞也。”

⒉  飛向高空的聲音。比喻徒有虛聲。

《易·中孚》:“翰音登於天,貞凶。”
王弼 注:“翰,高飛也。飛音者,音飛而實不從之謂也。”
《漢書·敘傳下》:“博 之翰音,鼓妖先作。”
顏師古 注:“喻居非其位,聲過其實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紛紜;遂至臺鼎, 朱博 翰音,實愧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