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拳的意思
注音 一ˋ ㄏㄜˊ ㄑㄨㄢˊ
拼音 yì hé quán
基本釋義
⒈ 於1900年試圖用暴力把外國侵略者驅逐出中國、並強迫本國基督教徒放棄基督教信仰的祕密會社的成員。
英the Boxers; Yihetuan,corps of Righteousness and Harmony;
義和拳「一ˋ ㄏㄜˊ ㄑㄨㄢˊ」
⒈ 清末光緒年間的祕密會黨。因倡習拳棒武術來抵禦洋槍洋炮,詐言可以刀槍不入,故稱為「義和拳」。後改稱為「義和團」。參見「義和團」條。
引證解釋
⒈ 起自十九世紀初的我國以農民、手工業者和其他群眾為主體的民間結社,同白蓮教和八卦教有源流上的關係。最初流行於 山東、河南 等地,採用白蓮教的經典和教義進行宣傳,以設拳廠、練拳術的方式組織群眾。1896年在 山東 反對外國教會鬥爭中, 曹州 出現大刀會, 德州 一帶則有 朱紅燈 領導的義和拳。此後義和拳更利用設神壇、喝符水等活動,鼓舞群眾不怕洋槍洋炮,進行反侵略鬥爭。1899年,改義和拳為義和團,逐步由 山東 擴充套件到 華北 各省。參見“義和團”。
▸ 義和團運動
▸ 義和
▸ 義和團
▸ 和義
▸ 社會和平主義
▸ 多義
▸ 三和土
▸ 軟和
▸ 融和
▸ 仁和
▸ 仁義道德
▸ 拳王
▸ 融和駘蕩
▸ 拳經
▸ 拳馬
▸ 仁義
▸ 仁義之師
▸ 仁義君子
▸ 撒和
▸ 人道主義
▸ 仁義之兵
▸ 詘膝請和
▸ 拳黨
▸ 拳菜
▸ 拳壇
▸ 勸和
▸ 認義
▸ 日和風暖
▸ 拳民
▸ 仁漿義粟
▸ 拳棒
▸ 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