縟採的意思
注音 ㄖㄨˋ ㄘㄞˇ
拼音 rù cǎi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縟彩”。
⒉ 絢麗的色彩。借指繁華的文采。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縟彩”。絢麗的色彩。借指繁華的文采。
引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鏤心鳥跡之中,織辭魚網之上,其為彪炳,縟採名矣。”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固以理窮言行,事該軍國,豈直彫章縟採而已哉!”
呂延濟 注:“縟採,雜色也。”
《隋書·文學傳序》:“﹝ 濟陽 江淹 等﹞並學窮書圃,思極人文。縟彩鬱於雲霞,逸響振於金石。”
明 張居正 《贈吳霽翁督學山東序》:“故窾言者,棄德之竇也。縟採者,彫朽之飾也。”
章炳麟 《辨詩》:“宜本之情性,參之政訓,稽之典禮,去其縟採,泯其華飾,無或糅雜故事,以亂章句。”
▸ 縟禮
▸ 三採
▸ 縟繡
▸ 縟組
▸ 縟彩
▸ 縟麗
▸ 染採
▸ 榷採
▸ 容採
▸ 求採
▸ 窮搜博採
▸ 清採
▸ 贍縟
▸ 銓採
▸ 樵採
▸ 瑞採
▸ 青採
▸ 綺縟
▸ 頗採
▸ 罄山採木
▸ 搴採
▸ 披榛採蘭
▸ 披採
▸ 鋪採摛文
▸ 旁搜博採
▸ 七採
▸ 穠縟
▸ 濃縟
▸ 釀採
▸ 謬採虛譽
▸ 妙採
▸ 謬採虛聲
▸ 烹採
▸ 珉採
▸ 旁收博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