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ˋ ㄗㄞˋ ㄒ一ㄢˊ ㄕㄤˋ

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詞性 形容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語出《太平御覽》卷五九七引北齊·魏收《魏書》:“陳琳作檄,草成。呈太祖(曹操)。

國語辭典簡編本

箭在弦上「ㄐㄧㄢˋ ㄗㄞˋ ㄒㄧㄢˊ ㄕㄤˋ」

比喻事情為形勢所逼,已到不能不做或不說的地步。

造句這件事已是箭在弦上,要後悔也來不及了。

國語辭典修訂本

箭在弦上「ㄐ一ㄢˋ ㄗㄞˋ ㄒ一ㄢˊ ㄕㄤˋ」

⒈  比喻事情為形勢所逼,已到不能不做的地步。也作「矢在弦上」。

如:「這件事已箭在弦上,要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引證解釋

⒈  語出《太平御覽》卷五九七引 北齊 魏收 《魏書》:“陳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曹操 )。

太祖 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謂 陳琳 曰:‘君昔為 本初 ( 袁紹 )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祖 愛其才,不咎。”
《三國演義》第三二回作“箭在弦上”。後用來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話不得不說的時刻。 柔石 《二月》二四:“﹝ 陶慕侃 :﹞‘……老兄,求你不要去。’ 蕭澗秋 冷冷地說一句:‘箭在弦上。’”
鄒韜奮 《患難餘生記》第二章:“中央和西南似乎箭在弦上的內戰危機得以消除了。國共內戰亦得以結束了,全國團結禦侮的局面由是建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