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外方圓的意思
注音 ㄕㄨㄟˋ ㄨㄞˋ ㄈㄤ ㄩㄢˊ
拼音 shuì wài fāng yuán
基本釋義
⒈ 唐藩鎮於朝廷規定的常稅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財,進貢皇帝,稱“稅外方圓”。
引證解釋
⒈ 唐 藩鎮於朝廷規定的常稅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財,進貢皇帝,稱“稅外方圓”。
引《資治通鑑·唐德宗貞元十二年》:“藩鎮多以進奉市恩,皆雲稅外方圓。”
胡三省 注:“折則成方,轉則成圓,言於常稅之外,別自轉折,以致貨財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因為他( 唐德宗 )貪財,節度使多以進奉名義來討喜歡。名目有‘稅外方圓’(正稅外週轉)、‘用度羨餘’等等。”
▸ 外方內圓
▸ 方圓可施
▸ 方圓
▸ 方圓殊趣
▸ 從規矩定方圓
▸ 不成方圓
▸ 枘鑿方圓
▸ 稅外錢
▸ 外方人
▸ 外方
▸ 外方藥
▸ 外方內員
▸ 外接圓
▸ 外圓內方
▸ 枘圓鑿方
▸ 化圓為方問題
▸ 毀方投圓
▸ 規圓矩方
▸ 方外友
▸ 方外司馬
▸ 方外客
▸ 方外之國
▸ 方枘圓鑿
▸ 方底圓蓋
▸ 方趾圓顱
▸ 方外士
▸ 方鑿圓枘
▸ 方外十友
▸ 方外人
▸ 方外之學
▸ 方外侶
▸ 方領圓冠
▸ 方足圓顱
▸ 方外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