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笏披袍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ˇ ㄏㄨˋ ㄆ一 ㄆㄠˊ
拼音 bǐng hù pī pá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秉: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的手板;披袍:身穿朝服。比喻作官。
秉笏披袍「ㄅ一ㄥˇ ㄏㄨˋ ㄆ一 ㄆㄠˊ」
⒈ 手拿笏板,身披官服。指在朝為官。
引明·無名氏《破風詩·第二折》:「聖朝輔佐必良才,野有賢人久困埋,今朝察訪當推舉,秉笏披袍拜御階。」
▸ 披袍
▸ 披袍擐甲
▸ 擐甲披袍
▸ 披秉
▸ 袍笏
▸ 袍笏登場
▸ 軟披披
▸ 衫袍
▸ 襦袍
▸ 權秉
▸ 鵲袍
▸ 缺襟袍
▸ 青袍布襪
▸ 青袍御史
▸ 青袍角帶
▸ 青袍烏帢
▸ 青袍
▸ 青袍白馬
▸ 麒麟袍
▸ 旗袍
▸ 披紅掛綵
▸ 披草
▸ 披腹
▸ 披紛
▸ 披露
▸ 披子
▸ 披校
▸ 披林擷秀
▸ 披霜冒露
▸ 披膽
▸ 披析
▸ 披服
▸ 披洩
▸ 披風
▸ 披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