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ㄣˊ 一ㄢˊ
拼音 qín yán
基本釋義
⒈ 鳥語。指鳥類啼鳴。
⒉ 詩體名。以禽鳥為題,將鳥名隱入詩句,象聲取義,以抒情寫態。宋梅堯臣有《禽言》詩四首,蘇軾有《五禽言》詩五首。
禽言「ㄑ一ㄣˊ 一ㄢˊ」
⒈ 禽鳥的鳴聲。
引唐·宋之問〈謁禹廟〉詩:「猿嘯有時答,禽言常自呼。」
⒉ 一種詩體。由宋人梅堯臣所創。作者先依據禽鳥的鳴聲命名,再由名字引發聯想,抒寫情感。
引宋·蘇軾〈五禽言詩·敘〉:「梅聖俞嘗作四禽言。餘謫黃州,寓居定惠院。遶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葦。春夏之交,鳴鳥百族,土人多以其聲之似者名之,遂用聖俞體作五禽言。」
引證解釋
⒈ 鳥語。指鳥類啼鳴。
引唐 宋之問 《謁禹廟》詩:“猿嘯有時答,禽言常自呼。”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初夏遊楞伽精舍次韻》:“禽言經不輟,象口川寧涸。”
⒉ 詩體名。以禽鳥為題,將鳥名隱入詩句,象聲取義,以抒情寫態。 宋 梅堯臣 有《禽言》詩四首, 蘇軾 有《五禽言》詩五首。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陳亞》:“‘禽言詩’當如‘藥名詩’,用其名字隱入詩句中,造語隱貼,無異尋常詩,乃為造微入妙……‘禽言詩’雲:‘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喚起’、‘催歸’,二禽名也。
引梅聖俞 ‘禽言詩’,如‘泥滑滑’‘苦竹岡’之句,皆善造語者也。”
▸ 五禽言
▸ 言禽
▸ 傷言扎語
▸ 善言
▸ 少言寡語
▸ 仁言利博
▸ 人言
▸ 瑞獸珍禽
▸ 軟語溫言
▸ 三夫之言
▸ 善言不入耳
▸ 仁言利溥
▸ 訒言
▸ 軟言
▸ 日試萬言
▸ 人言籍籍
▸ 善言暖於布帛
▸ 人言不足恤
▸ 仁言
▸ 人言可畏
▸ 人言鑿鑿
▸ 饒言
▸ 人言嘖嘖
▸ 人言藉藉
▸ 人權宣言
▸ 詮言
▸ 群言
▸ 曲言
▸ 群言堂
▸ 宂言
▸ 窮禽
▸ 窮言雜語
▸ 青禽
▸ 輕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