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的意思

注音 ㄅㄞˇ ㄋㄚˋ

拼音 bǎi nà

基本釋義

⒈  本指僧衣,後指用多材料整合完整物的方式。

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法照《送無著禪師歸新羅》

monk's robe; collec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國語辭典修訂本

百衲「ㄅㄞˇ ㄋㄚˋ」

⒈  縫補很多。

如:「百衲本」。

⒉  有很多補綴的衣服。常指僧衣。

唐·皇甫冉〈題昭上人房〉詩:「沃州傳教後,百衲老空林。」
唐·白居易〈戲贈蕭處士清禪師〉詩:「三杯嵬峨忘機客,百衲頭陀任運僧。」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百納”。指僧衣。衲謂補綴,百言其多。

唐 李端 《秋日憶暕上人》詩:“雨前縫百衲,葉下閉重關。”
唐 白居易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詩:“三盃嵬峩忘機客,百納頭陀任運僧。”
宋 蘇軾 《石塔戒衣銘》:“云何此法衣,補緝成百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僧》:“濟南 一僧,不知何許人。赤足衣百衲。”
湘劇《思凡》:“身入空門,受盡折磨……身穿百衲,腰繫繩索。”

⒉  見“百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