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螞蟻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ㄇㄚˇ 一ˇ

拼音 bái mǎ yǐ

基本釋義

⒈  即白蟻。

⒉  白色螞蟻,傳說產於粵中,能食銀。因用以喻為人居間說合,促成買賣,獲取佣金的人。

國語辭典修訂本

白螞蟻「ㄅㄞˊ ㄇㄚˇ 一ˇ」

⒈  動物名。昆蟲綱等翅目。參見「白蟻」條。

⒉  掮客。舊時替人居間說合,促成買賣而獲取佣金的人。此種人無縫不鑽,善賺銀錢,故稱為「白螞蟻」。

⒊  俗稱誘拐寡居婦女的匪棍。

引證解釋

⒈  即白蟻。參見“白蟻”。

《新民晚報》1990.4.9:“四、五月份是白螞蟻的活動期,天氣一轉熱,白蟻成蟲就會飛出來。”

⒉  白色螞蟻,傳說產於 粵 中,能食銀。因用以喻為人居間說合,促成買賣,獲取佣金的人。

清 龔煒 《巢林筆談·瘦馬家和白螞蟻》:“郡人有收取婦女、塗飾賣人作婢妾者,謂之瘦馬家,蓋以嬌養得名。居間謂之白螞蟻,言其無不棲也。”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七:“慣説合成交者曰白螞蟻。案此蟻出 粵 中,能入箱篋食銀,遺矢雪白,溶化猶可成銀。以此種人善賺銀錢,故以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