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處的意思
注音 一ㄤˇ ㄔㄨˋ
拼音 yǎng chù
基本釋義
⒈ 發癢的部位。
⒉ 指心裡懷的強烈願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引證解釋
⒈ 發癢的部位。
引唐 杜牧 《讀韓杜集》詩:“杜 詩 韓 集愁來讀,似倩 麻姑 癢處搔。”
宋 李之儀 《清平樂·聽楊姝琴》詞:“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
朱自清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但是遠遠的,遠遠的歌聲彷彿隔著重衣搔癢似的,越搔越不著癢處。”
⒉ 指心裡懷的強烈願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引聶紺弩 《血書》:“那些教義除了告訴他們怎樣做順民以外,與他們心裡的癢處又有什麼關係呢?農民是不願意從那些教義得到什麼知識的。”
樑斌 《紅旗譜》四一:“一陣話搔著 張嘉慶 的癢處,他不耐煩地說:‘得啦……我哪裡比得過 江濤 ?’”
▸ 搔到癢處
▸ 搔著癢處
▸ 搔首不知癢處
▸ 難處
▸ 辦事處
▸ 入口處
▸ 三處合
▸ 煞癢
▸ 群居穴處
▸ 認處
▸ 人倫並處
▸ 熱癢癢
▸ 熱處理
▸ 群處
▸ 去處
▸ 屈處
▸ 區處
▸ 青山處處埋忠骨
▸ 丘處機
▸ 袪癢
▸ 善自處置
▸ 衢處
▸ 僑處
▸ 潛處
▸ 寢處
▸ 恰到好處
▸ 起處
▸ 棲處
▸ 棋處
▸ 啟處
▸ 平處
▸ 匹處
▸ 簽押處
▸ 皮鬆骨癢
▸ 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