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意思
注音 ㄌ一ˋ ㄐ一ˊ
拼音 lì jí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以嚴重腹瀉、粘液血便並常有腸道潰瘍及毒血癥、腹痛以及裡急後重為特徵的一種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於致病菌或原生動物所引起,主要通過汙染的食物或水而傳播。
英dysentery; diarrhoea;
英文 dysentery
德語 Ruhr (S, Med)
法語 dysenterie
國語辭典簡編本
痢疾「ㄌㄧˋ ㄐㄧˊ」
→痢
痢疾「ㄌ一ˋ ㄐ一ˊ」
⒈ 病名。一種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所感染的腸道發炎的疾病。症狀包括強烈腹痛、大便頻繁且帶血及黏液,並伴隨著電解質和水分的流失,而導致嚴重虛脫。
引證解釋
⒈ 由痢疾桿菌或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引唐 權德輿 《賈相公陳乞表》:“近染痢疾,綿歷旬時。”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瘧疾才止,又得了秋後痢疾。”
老舍 《駱駝祥子》十九:“痢疾雖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時時的還疼一陣。”
▸ 細菌性痢疾
▸ 阿米巴痢疾
▸ 瘌痢
▸ 躄疾
▸ 傷心疾首
▸ 戎疾
▸ 瘸狼渴疾
▸ 犬馬之疾
▸ 弱疾
▸ 冉耕之疾
▸ 去疾
▸ 染疾
▸ 輕重疾徐
▸ 丘明之疾
▸ 禽疾
▸ 熱疾
▸ 輕疾
▸ 怯疾
▸ 窮疾
▸ 趫疾
▸ 寢疾
▸ 前疾
▸ 牽疾
▸ 竊疾
▸ 起疾
▸ 棄疾
▸ 齊疾
▸ 剽疾輕悍
▸ 漂疾
▸ 痞疾
▸ 疲癃殘疾
▸ 飄疾
▸ 貧疾
▸ 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