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不著的意思
注音 ㄉㄤ ㄓㄨㄛˊ ㄅㄨˋ ㄓㄨㄛˊ
拼音 dāng zhuó bù zhuó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卻做了。
引證解釋
⒈ 謂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卻做了。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世事莫有成心,成心專會認錯,任是大聖大賢,也要當著不著。”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圍釋》:“老大王,你可也當著不著的。”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李義山詩集》:“《富平少侯》,此詩刺 敬宗。漢成帝 自稱 富平侯 家人,三四言多非望之濫恩,反靳不費之近澤。 已蒼 雲,猶諺所謂‘當著不著’。”
▸ 當仁不讓
▸ 當斷不斷
▸ 摸不著
▸ 摸不著邊
▸ 摸頭不著
▸ 摸門不著
▸ 老不著
▸ 魂不著體
▸ 合不著
▸ 慣一不著
▸ 夠不著
▸ 怪不著
▸ 犯不著
▸ 吃著不盡
▸ 吃不完兜著走
▸ 吃不了包著走
▸ 吃不了兜著走
▸ 不著家
▸ 不著
▸ 不著意
▸ 不著墳墓
▸ 不著情
▸ 不著調
▸ 不著疼熱
▸ 不著人
▸ 不著邊際
▸ 八竿子打不著
▸ 使不著
▸ 數不著
▸ 說不著
▸ 眼不著砂
▸ 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