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影避跡的意思
注音 ㄨㄟˋ 一ㄥˇ ㄅ一ˋ ㄐ一ˋ
拼音 wèi yǐng bì j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絶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後以“畏影避跡”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擾。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畏影而走”。
引《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絶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陳書·蕭允傳》:“時寇賊縱橫,百姓波駭,衣冠士族,四出奔散, 允 獨不行。人問其故, 允 答曰:‘夫性命之道,自有常分,豈可逃而獲免乎…… 莊周 所謂畏影避跡,吾弗為也。’乃閉門靜處,並日而食,卒免於患。”
宋 歐陽修 《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 莊生 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 畏影惡跡
▸ 避影斂跡
▸ 避跡違心
▸ 避跡藏時
▸ 避跡
▸ 畏影而走
▸ 畏刀避箭
▸ 影避
▸ 遁跡匿影
▸ 避影匿形
▸ 避影
▸ 畏避
▸ 銷聲避影
▸ 影跡
▸ 錄影
▸ 避雨
▸ 三避
▸ 善行無轍跡
▸ 認影為頭
▸ 日不移影
▸ 曲畏
▸ 認影迷頭
▸ 人影兒
▸ 群眾影響
▸ 人言可畏
▸ 人影
▸ 懹畏
▸ 犬跡狐蹤
▸ 卻避
▸ 屈跡
▸ 全息攝影
▸ 球幕電影
▸ 秋影
▸ 鵲影
▸ 人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