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的意思
注音 ㄍㄡˇ ㄓˋ
拼音 gǒu zhì
基本釋義
⒈ 犬與豬。常比喻行為惡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狗彘「ㄍㄡˇ ㄓˋ」
⒈ 狗與豬。比喻行為卑鄙的人。
引《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反君事讎,行若狗彘。」
引證解釋
⒈ 犬與豬。常比喻行為惡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漢 賈誼 《新書·時變》:“黥劓者攘臂而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陸採 《明珠記·拒奸》:“左押衙 是個好男子,不為此狗彘之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有這樣狗彘,該殺,該殺。”
羅瑞卿 《答友人》詩之二:“林賊 蛇蠍心,蔽空猶烏雲。篡權之狠毒,遠超狗彘行。”
▸ 狗彘不食
▸ 狗彘不若
▸ 狗彘不如
▸ 行若狗彘
▸ 行同狗彘
▸ 狗洞
▸ 打狗
▸ 三狗
▸ 灑狗血
▸ 肉包子打狗
▸ 人面狗心
▸ 人彘
▸ 人模狗樣
▸ 犬彘
▸ 獅子狗
▸ 熱狗
▸ 乳彘
▸ 烹狗藏弓
▸ 跑狗
▸ 跑狗場
▸ 牛黃狗寶
▸ 烹狗
▸ 牛彘胞
▸ 猱獅狗
▸ 泥車瓦狗
▸ 泥鰍狗子
▸ 木狗子
▸ 摸雞偷狗
▸ 泥豬瓦狗
▸ 泥豬癩狗
▸ 泥豬疥狗
▸ 落水狗
▸ 驢心狗肺
▸ 賣漿屠狗
▸ 驢鳴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