焫蕭的意思

注音 ㄖㄨㄛˋ ㄒ一ㄠ

拼音 ruò xiāo

基本釋義

⒈  焚燒艾蒿。

引證解釋

⒈  焚燒艾蒿。

《禮記·郊特牲》:“故既奠,然後焫蕭合羶薌。”
《通典·禮三》:“祭天則燔柴,祭地則瘞血,祭宗廟則焫蕭。”
《續資治通鑑·宋神宗元豐四年》:“宗廟之有祼鬯焫蕭,則與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
清 錢謙益 《<浙江鄉試錄>序》:“相與焫蕭誓戒,而後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