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脣乾舌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ㄠ ㄔㄨㄣˊ ㄍㄢˋ ㄕㄜˊ
拼音 jiāo chún gàn shé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見“焦脣乾舌”。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焦脣乾舌”。謂憂心如焚,脣舌亦為之乾枯。
引《孔子家語·屈節》:“孤嘗不料力而興 吳 難,受困 會稽,痛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
脣,一本作“脣”。亦省作“焦脣”。 《後漢書·何敞傳》:“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 焦脣乾肺
▸ 焦脣敝舌
▸ 喉焦脣乾
▸ 口乾舌焦
▸ 口乾舌燥
▸ 口燥脣乾
▸ 焦脣
▸ 乖脣蜜舌
▸ 鼓脣搖舌
▸ 鼓脣咋舌
▸ 鼓脣弄舌
▸ 膏脣販舌
▸ 膏脣拭舌
▸ 膏脣岐舌
▸ 膏脣試舌
▸ 泛脣泛舌
▸ 翻脣弄舌
▸ 鬥脣合舌
▸ 調脣弄舌
▸ 脣敝舌腐
▸ 脣乾口燥
▸ 脣尖舌利
▸ 脣槍舌劍
▸ 布脣枯舌
▸ 搬脣弄舌
▸ 搬脣遞舌
▸ 銅脣鐵舌
▸ 搖脣鼓舌
▸ 舌乾脣焦
▸ 脣焦舌幹
▸ 脣焦舌敝
▸ 舌敝脣焦
▸ 饒舌調脣
▸ 樓護脣舌
▸ 君卿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