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祀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ㄥ ㄙˋ

拼音 qīng sì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十二月臘祭的別稱。始於殷,後代因循未改。一說始於伊耆。

國語辭典修訂本

清祀「ㄑ一ㄥ ㄙˋ」

⒈  祭祀。

南朝宋·孔欣〈祠太廟〉詩:「束帶從王事,結纓奉清祀。」
《元史·卷六十九·禮樂志三》:「禮成文備,歆受清祀。」

⒉  殷代稱臘月為「清祀」。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十二月臘祭的別稱。始於 殷,後代因循未改。一說始於 伊耆。

漢 蔡邕 《獨斷》捲上:“四代臘之別名:夏 曰嘉平, 殷 曰清祀, 周 曰大蜡, 漢 曰臘。”
南朝 宋 孔欣 《祠太廟》詩:“束帶從王事,結纓奉清祀。”
《元史·禮樂志三》:“望瘞位,奏《肅事之曲》……禮成文備,歆受清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