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濯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ㄢˋ ㄓㄨㄛˊ
拼音 huàn zhuó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澣濯”。
⒉ 洗滌。
⒊ 指洗過多次的衣服;舊衣。
⒋ 洗雪、清除(恥辱、過惡等)。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澣濯”。
⒉ 洗滌。
引《太平御覽》卷八八五引 漢 桓譚 《新論》:“呂仲子 婢死,有女四歲,數來為沐頭浣濯。”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王恭勤備至,浣濯必親。”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結繭》:“若 嘉 湖 產絲成衣,即入水浣濯百餘度,其質尚存。”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醒世文》:“遍體泥汙難浣濯,受多風寒便生瘟。”
⒊ 指洗過多次的衣服;舊衣。
引《新唐書·食貨志二》:“是時,因 德宗 府庫之積,頗約費用,天子身服澣濯。”
⒋ 洗雪、清除(恥辱、過惡等)。
引《後漢書·第五倫傳》:“三輔論議者,至雲以貴戚廢錮,當復以貴戚浣濯之,猶解酲當以酒也。”
清 歐陽巨源 《<官場現形記>序》:“而現在之恥,則未有不思浣濯之以滌其汙,彌縫之以泯其跡者。”
▸ 濯浣
▸ 三浣
▸ 揉濯
▸ 濡濯
▸ 灑濯
▸ 撲浣
▸ 牛山濯濯
▸ 沐濯
▸ 磨濯
▸ 渜濯
▸ 廟濯
▸ 瀝膽濯肝
▸ 澆濯
▸ 湔浣
▸ 輯濯
▸ 湔濯
▸ 火浣布
▸ 浣滌
▸ 浣花翁
▸ 浣熊科
▸ 浣花叟
▸ 浣練
▸ 浣染
▸ 浣慰
▸ 浣紗津
▸ 浣花
▸ 浣水
▸ 浣花日
▸ 浣花箋
▸ 浣浣
▸ 浣花草堂
▸ 浣紗溪
▸ 浣花天
▸ 浣熊
▸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