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滌慮的意思

注音 ㄒ一ˇ ㄒ一ㄣ ㄉ一ˊ ㄌㄩˋ

拼音 xǐ xīn dí lǜ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滌除私心雜念。比喻徹底改悔。

自是知縣洗心滌濾,遂為良牧。——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wash the heart and cleanse worries;

國語辭典修訂本

洗心滌慮「ㄒ一ˇ ㄒ一ㄣ ㄉ一ˊ ㄌㄩˋ」

⒈  洗滌心胸,摒除雜念。比喻澈底改變思想。

《元史·卷二七·英宗本紀一》:「卿等亦當洗心滌慮,恪勤乃職。」
《西遊記·第八回》:「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引證解釋

⒈  滌除私心雜念。

宋 蘇軾 《策略二》:“蓋自近歲始柄用二三大臣,而天下皆洗心滌慮,以聽朝廷之所為。”
明 宋濂 《修慎齋記》:“爾勿使有冤民,朝夕洗心滌慮,以承上官,不可循一髮私。”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李翹之》:“人能洗心滌慮,自去其汙,何處非菩薩寶相、琉璃世界耶!”

⒉  比喻徹底改悔。

《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自是知縣洗心滌慮,遂為良牧。”
《花月痕》第四九回:“所有 回 眾,無不洗心滌慮,犂面刻肌,誓與 漢 人和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