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的意思
注音 ㄊㄞˋ ㄕㄢ ㄎㄜˋ ㄕˊ
拼音 tài shān kè shí
基本釋義
⒈ 亦稱《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鐫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為前209年所刻東行詔書及從臣姓名。原字相傳為李斯手筆,工整圓健,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的字型,即小篆。今石刻已毀佚。有宋拓本傳世。
泰山刻石「ㄊㄞˋ ㄕㄢ ㄎㄜˋ ㄕˊ」
⒈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為歌頌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時又刻詔書於背面,相傳為李斯所書。
▸ 泰山盤石
▸ 泰山磐石
▸ 壇山刻石
▸ 泰山石刻
▸ 挈泰山以超江河
▸ 捧土加泰山
▸ 刻石文
▸ 刻石
▸ 鴻毛泰山
▸ 恩重泰山
▸ 篤定泰山
▸ 登泰山記
▸ 不識泰山
▸ 山童石爛
▸ 山枯石死
▸ 山走石泣
▸ 它山之石
▸ 死重泰山
▸ 他山之石
▸ 泰山梁木
▸ 泰山北斗
▸ 泰山之安
▸ 泰山府君
▸ 泰山頹
▸ 泰山鴻毛
▸ 泰山若厲
▸ 泰山壓卵
▸ 泰山吟
▸ 泰山壓頂
▸ 泰山其頹
▸ 壇山刻
▸ 泰山可倚
▸ 泰山
▸ 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