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師的意思

注音 ㄇㄨˇ ㄕ

拼音 mǔ shī

基本釋義

⒈  母親的典範。漢劉向《列女傳·魯之母師》載:春秋時魯有寡母,言行一致。某日往孃家,與子媳約定至夕而返。及返,尚未晚,即停立村外,至夕才如約入家門。此事“大夫美之,言於魯穆公,賜尊號曰'母師',使夫人諸姬皆師之”。

⒉  傅母,女師。母,通“姆”。

引證解釋

⒈  母親的典範。

⒉  傅母,女師。母,通“姆”。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鄙人愚闇,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寵,賴母師之典訓。”
李賢 注:“母,傅母也。師,女師也。”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班姬 《女戒》,足稱母師也。”
宋 張孝祥 《回韓崧卿定書》:“習母師之訓,敢雲 張仲 孝友之風;承舅姑之賢,庶圖 韓姞 燕譽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