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楷的意思
注音 ㄇㄛˊ ㄎㄞˇ
拼音 mó kǎi
基本釋義
⒈ 楷模;榜樣。
英examplar;
模楷「ㄇㄛˊ ㄎㄞˇ」
⒈ 值得學習的法式、榜樣。也作「楷模」、「楷則」。
引證解釋
⒈ 楷模,榜樣。
引《後漢書·黨錮傳序》:“天下模楷 李元禮,不畏強禦 陳仲舉。”
唐 李德裕 《代符澈與幽州大將書意》:“比聞海內之論 幽州,師有紀律,人懷義心, 河朔 諸軍以為模楷。”
明 劉基 《送餘希賢歸江東序》:“當是時,天下之想望二公,不啻如麒麟鳳凰。而二公亦直以天下之模楷自任。”
鄒韜奮 《團結的推動力》:“進步的固須繼續努力,不夠進步的也須以更進步自勉,彼此以進步的模楷為工作的準繩。”
⒉ 效法,學習。
引唐 劉知幾 《史通·序列》:“苟模楷曩賢,理非可諱。”
元 沉禧 《一枝花》套曲序:“茲不自揣,勉述南呂一闋以呈。校諸傑作,固不能模楷其萬一。”
▸ 楷模
▸ 奉為楷模
▸ 一代楷模
▸ 人模人樣
▸ 人模狗樣
▸ 喬模喬樣
▸ 喬模樣
▸ 強楷
▸ 起模畫樣
▸ 評模
▸ 剽模
▸ 譜模
▸ 坯模
▸ 諾模圖
▸ 鋪模
▸ 摹楷
▸ 墨模
▸ 木模
▸ 名模
▸ 妙楷臺
▸ 妙楷
▸ 模古
▸ 迷颩模登
▸ 模造
▸ 模糊
▸ 模具
▸ 模鎔
▸ 模數轉換器
▸ 模仿
▸ 模放
▸ 模畫
▸ 模則
▸ 模斅
▸ 模効
▸ 模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