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意思
注音 ㄓˊ ㄕㄨˋ ㄐ一ㄝˊ
拼音 zhí shù jié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4月或5月中的一日,大多數國家各自定的植樹日。
英Arbor Day;
⒉ 中國為開展群眾性綠化活動而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
植樹節「ㄓˊ ㄕㄨˋ ㄐ一ㄝˊ」
⒈ 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國父孫中山先生於北平逝世,政府為紀念國父,並恪遵其植樹造林的遺教,定每年此日為「植樹節」。
引證解釋
⒈ 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我國曾於1915年由政府頒令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1929年為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 孫中山 先生,又把植樹節改在 孫中山 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 樹節
▸ 植樹
▸ 植樹造林
▸ 樹植
▸ 節錢
▸ 槐樹
▸ 三大節
▸ 三令節
▸ 神樹
▸ 乳節
▸ 榕樹
▸ 弱植
▸ 肉孜節
▸ 邵伯樹
▸ 爇節
▸ 刃樹劍山
▸ 區節
▸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 人有臉,樹有皮
▸ 忍節
▸ 仁壽節
▸ 人勝節
▸ 屈節卑體
▸ 曲節
▸ 屈節辱命
▸ 詘節
▸ 瓊林玉樹
▸ 權節
▸ 人節
▸ 取予有節
▸ 屈節
▸ 驅羊舊節
▸ 丘植
▸ 壤樹
▸ 若合符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