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母的意思
注音 ㄇㄨˋ ㄇㄨˇ
拼音 mù mǔ
基本釋義
⒈ 《初學記》卷十七引晉孫盛《逸人傳》:“丁蘭者,河內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乃刻木為人,仿髴親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後因稱漢代丁蘭所刻其母之木像為“木母”。
⒉ 泛指所刻生母之木像。
⒊ “梅”字可拆為木、母二字,故以稱梅。
木母「ㄇㄨˋ ㄇㄨˇ」
⒈ 梅。梅字可拆為木、母二字,故稱為「木母」。
引唐·元結〈演興·初祀〉詩:「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孫為桷兮木母榱。」
⒉ 依母親生前形狀刻制的木像。
引《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始居文宣太后憂,依丁蘭作木母。」
引證解釋
⒈ 後因稱 漢 代 丁蘭 所刻其母之木像為“木母”。
引《初學記》卷十七引 晉 孫盛 《逸人傳》:“丁蘭 者, 河內 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乃刻木為人,髣髴親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顧 丁蘭 其何人,家 河內 之 野王 ……刻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⒉ 泛指所刻生母之木像。
引《南史·樑紀下·元帝》:“﹝ 元帝 ﹞始居 文宣太后 憂,依 丁蘭 作木母。”
⒊ “梅”字可拆為木、母二字,故以稱梅。
引唐 元結 《演興·初祀》詩:“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孫為桷兮木母榱。”
元 無名氏 《湖海新聞夷堅續志·貴顯·稱旨除官》:“﹝ 宋神宗 問 葉濤 ﹞曰:‘自山路來木公木母如何?’ 濤 曰:‘木公正傲歲,木母正含春。’木公,鬆也;木母,梅也。”
▸ 木公金母
▸ 蚊母木
▸ 母艦
▸ 母機
▸ 軟木畫
▸ 三尺之木
▸ 入木三分
▸ 蓐母
▸ 社木砦
▸ 人非土木
▸ 人木
▸ 人非草木
▸ 任木
▸ 軟硬木
▸ 仁壽木
▸ 入木
▸ 讓木
▸ 人非木石
▸ 拳母
▸ 曲木幾
▸ 若木
▸ 榮木
▸ 檠木
▸ 權子母
▸ 茸母
▸ 三十六字母
▸ 窮猿失木
▸ 乳母
▸ 杉木
▸ 日母
▸ 秋木
▸ 丘木
▸ 青黃溝木
▸ 柔木
▸ 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