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言的意思
注音 ㄌㄤˇ 一ㄢˊ
拼音 lǎng yán
基本釋義
⒈ 高聲。
⒉ 大話。
引證解釋
⒈ 高聲。
引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初,斬 全 於市,觀者甚眾,中有一人朗言曰:‘此不了事漢,不斬何為!’聞者皆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狐﹞忽簷際朗言曰:‘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
⒉ 大話。
引《西遊記》第四六回:“我等有此法力,才敢出此朗言,斷要與他賭個才休。”
《西遊記》第五一回:“量你這小兒曹有何武藝,敢出朗言。”
《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西門慶 道:‘一定是個有手段的高僧,不然如何開這等朗言。’”
▸ 傷言扎語
▸ 善言
▸ 少言寡語
▸ 仁言利博
▸ 人言
▸ 軟語溫言
▸ 三夫之言
▸ 融朗
▸ 善言不入耳
▸ 仁言利溥
▸ 訒言
▸ 軟言
▸ 日試萬言
▸ 人言籍籍
▸ 善言暖於布帛
▸ 人言不足恤
▸ 仁言
▸ 人言可畏
▸ 人言鑿鑿
▸ 饒言
▸ 人言嘖嘖
▸ 人言藉藉
▸ 人權宣言
▸ 詮言
▸ 群言
▸ 曲言
▸ 群言堂
▸ 宂言
▸ 窮言雜語
▸ 人微言輕
▸ 秦庭朗鏡
▸ 清言
▸ 輕言細語
▸ 輕言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