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憲書的意思
注音 ㄕˊ ㄒ一ㄢˋ ㄕㄨ
拼音 shí xiàn shū
基本釋義
⒈ 即時憲曆。
時憲書「ㄕˊ ㄒ一ㄢˋ ㄕㄨ」
⒈ 書名。清初湯若望等人掌理訂正。歷代曆書皆稱為某某歷,清時因避高宗弘曆諱,才改稱為「時憲書」。取書經說命上「惟天聰明,惟聖時憲」之義,一直沿用到清末。
引證解釋
⒈ 即時憲曆。 清 代因避 高宗弘曆 諱,改稱“時憲書”。參見“時憲曆”。
引《清史稿·時憲志一》:“今節氣之日時刻分與太陽出入晝夜時刻,俱照道里遠近推算,請刊入《時憲書》。”
《紅樓夢》第六二回:“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有的話:共總成一句話。”
▸ 時憲術
▸ 時憲
▸ 時憲曆
▸ 時憲法
▸ 憲書
▸ 曆書時
▸ 計時
▸ 分時
▸ 三大奇書
▸ 三大書
▸ 霎時
▸ 煞時間
▸ 晒書
▸ 入時
▸ 人時
▸ 犬書
▸ 日時
▸ 霎時間
▸ 權時
▸ 全書
▸ 日常時
▸ 然荻讀書
▸ 任弼時
▸ 雀書
▸ 全權證書
▸ 佉樓書
▸ 讓書
▸ 權時制宜
▸ 權時救急
▸ 權書
▸ 券書
▸ 刪書
▸ 染指書
▸ 趨舍有時
▸ 三十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