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帥的意思

注音 ㄌㄩˇ ㄕㄨㄞˋ

拼音 lǚ shuài

基本釋義

⒈  《周禮》官名。統一旅之眾。

⒉  古代州郡地方軍事散官名。

⒊  太平天國官名。既管軍政亦管民政,位在師帥之下,卒長之上。

引證解釋

⒈  《周禮》官名。統一旅之眾。

《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

⒉  古代州郡地方軍事散官名。 《通典·職官十四》:“後周 改都督諸軍事為總管,則總管為都督之任矣。又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至 隋 三都督並以為散官。

煬帝 改大都督為校尉,帥都督為旅帥,都督為隊正:按此則都督之名微矣。”

⒊  太平天囯官名。既管軍政亦管民政,位在師帥之下,卒長之上。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朝田畝制度》:“各家有事訟,兩造赴兩司馬,兩司馬聽其曲直……不息,則卒長尚其事於旅帥。”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朝田畝制度》:“凡設軍,每一萬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設一軍帥,次設軍帥所統五師帥,次設師帥所統五旅帥,共二十五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