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意的意思
注音 ㄈㄤˋ 一ˋ
拼音 fàng yì
基本釋義
⒈ 縱情;恣意。放心,不牽掛。
放意「ㄈㄤˋ 一ˋ」
⒈ 恣意。
引《列子·楊朱》:「不治世故,放意所好。」
《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傳》:「所蘊不能施,乃放意文酒。」
引證解釋
⒈ 縱情;恣意。
引《文子·自然》:“至於神和,遊於心手之間,放意、寫神、論變,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傳之道也。”
晉 陶潛 《詠二疏》:“放意樂餘年,遑恤身後慮。”
宋 曾鞏 《南源莊》詩:“吾能放意遊八極,此興久與前賢附。”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十一:“荷鋤久不厭,放意棲林表。”
⒉ 放心,不牽掛。
引《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爺開懷,娘放意,哥寬心,嫂莫慮。”
《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若到了家鄉,倘有便人,託他捎個書信到 薛婆 處,也教奴家放意。”
《再生緣》第六二回:“堪放意,可寬心,眼見良緣有得成。”
▸ 放意肆志
▸ 放箭
▸ 三致意
▸ 鋭意
▸ 撒賴放潑
▸ 神意
▸ 神搖意奪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撒騷放屁
▸ 入意
▸ 撒放
▸ 任意球
▸ 撒潑放刁
▸ 任放
▸ 任意
▸ 人意
▸ 權力下放
▸ 遒放
▸ 曲意迎合
▸ 燃放
▸ 曲意奉迎
▸ 全心全意
▸ 人殊意異
▸ 曲意逢迎
▸ 詘意
▸ 驅放
▸ 曲意
▸ 曲意承迎
▸ 饒放
▸ 曲意承奉
▸ 秋放
▸ 熱情奔放
▸ 拳拳盛意
▸ 柔情密意
▸ 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