搨本的意思

注音 ㄊㄚˋ ㄅㄣˇ

拼音 tà běn

基本釋義

⒈  書畫真跡的影摹本。

⒉  把碑刻、銅器等物的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象捶搨下來的紙本。

國語辭典修訂本

搨本「ㄊㄚˋ ㄅㄣˇ」

⒈  將紙或絹覆於原跡之上,向光照明,先雙鉤字邊,再逐筆填墨而成的副本。至宋、元后與拓本混為一談,而沒有分別。

引證解釋

⒈  書畫真跡的影摹本。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太宗 為 秦王 日,見搨本驚喜,乃貴价市 大王 書《蘭亭》,終不至焉。”

⒉  把碑刻、銅器等物的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象捶搨下來的紙本。

清 惲敬 《與陳薊莊言事》:“承示 絳州 《重修孔子廟記》……今坊中有全碑搨本,視此本更下,可校對整齊之。”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漢刻美人》:“漢 書畫多拙,此獨巧妙,惜未得搨本觀之也。”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但現在手頭既沒有搨本,也沒有《金石萃編》,不能查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