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的意思
注音 ㄆㄞˊ ㄨㄞˋ
拼音 pái wài
基本釋義
⒈ 排斥外國、外地或本黨派、本集團以外的人。
英exclusion; antiforeign;
相反詞
英文 xenophobic, anti-foreigner
德語 fremdenfeindlich (Adj)
法語 xénophobi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排外「ㄆㄞˊ ㄨㄞˋ」
排斥本國、本地以外的人或事物。
造句我們既不排外,也不媚外。
排外「ㄆㄞˊ ㄨㄞˋ」
⒈ 排斥本地以外的人、事、物。
例如:「清末中國懷有強烈的排外思想。」
反崇外
引證解釋
⒈ 排斥外人。
引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北平 人,因為 北平 作過幾百年的國都,是不會排外的。”
周恩來 《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我們不排外,不挑釁,但必須站穩立場。”
全一毛 《愚園放談·“排外”與“排內”》:“在糾正排外思想的同時,切不可丟掉民族自尊心!”
▸ 其外
▸ 打外
▸ 排氣
▸ 肉排
▸ 山谷琴趣外篇
▸ 權傾中外
▸ 攘外
▸ 人排
▸ 攘外安內
▸ 券外
▸ 塞外
▸ 人外
▸ 人外遊
▸ 傾排
▸ 請外
▸ 沙灘排球
▸ 區外
▸ 槍排
▸ 棄外
▸ 遷排
▸ 棄之度外
▸ 乞外
▸ 鋪排戶
▸ 前排
▸ 鋪排
▸ 皮排
▸ 排纂
▸ 品排
▸ 排矟
▸ 皮裡膜外
▸ 排訐
▸ 排纘
▸ 排虛
▸ 排籤
▸ 牆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