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口令的意思
注音 ㄠˋ ㄎㄡˇ ㄌ一ㄥˋ
拼音 ào kǒu lìng
基本釋義
⒈ 繞口令。由於有成串的類似的變化微小的音(主要是子音)而難以發好音的詞、短語或句子。
英tongue twister;
英文 tongue twister
德語 Zungenbrecher (S)
拗口令「ㄠˋ ㄎㄡˇ ㄌ一ㄥˋ」
⒈ 一種語言遊戲。將雙聲疊韻及聲音類似的字,編成語句,念時拗口,極易唸錯,常惹人發笑,有矯正口音的功用。
引證解釋
⒈ 將雙聲迭韻或音近的單詞編連成的句子。因拗礙口舌,急速連念,易出錯誤,引人發笑。也稱繞口令、急口令、吃口令。參見“繞口令”。
引趙樹理 《三裡灣·治病競賽》:“這天晚上,當 小俊 進來送絨衣以前,他們三個人正比賽著念一個拗口令。這個拗口令裡邊有‘一個喇嘛拿了根喇叭、一個啞巴抓了個蛤蟆……’幾句話。”
▸ 繞口令
▸ 口令
▸ 急口令
▸ 吃口令
▸ 拗口風
▸ 拗口
▸ 無口詩令
▸ 如出一口
▸ 三不拗六
▸ 如令
▸ 入口處
▸ 三岔路口
▸ 乳口
▸ 軟口湯
▸ 三令節
▸ 宂口
▸ 如律令
▸ 入口
▸ 人多口雜
▸ 群口啾唧
▸ 忍口
▸ 刃口
▸ 熱心苦口
▸ 讓口
▸ 闕口
▸ 驅口
▸ 任令
▸ 群口鑠金
▸ 瓤口兒
▸ 人口
▸ 髯口
▸ 缺口
▸ 施號發令
▸ 群口詞
▸ 人口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