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鑼的意思
注音 ㄅㄠˋ ㄌㄨㄛˊ
拼音 bào luó
基本釋義
⒈ 宋代一種以大銅鑼伴身的樂舞。
抱鑼「ㄅㄠˋ ㄌㄨㄛˊ」
⒈ 宋元百戲中,戴面具,扮演吐煙火,帶銅鑼起舞,引人發笑的滑稽腳色。
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著青帖金花短後之衣,帖金皁褲,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
引證解釋
⒈ 宋 代一種以大銅鑼伴身的樂舞。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著青帖金花短後之衣,帖金皁袴,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
▸ 篩鑼
▸ 篩鑼擂鼓
▸ 乳抱
▸ 篩鑼掌號
▸ 情抱
▸ 傾抱寫誠
▸ 沙鑼
▸ 敲鑼放砲
▸ 蜣螂抱糞
▸ 敲鑼放炮
▸ 敲鑼打鼓
▸ 器抱
▸ 奇抱
▸ 琵琶別抱
▸ 鋪兵鑼
▸ 襁抱
▸ 杞梓連抱
▸ 鳴鑼喝道
▸ 明月入抱
▸ 鳴鑼開道
▸ 密鑼緊鼓
▸ 鳴鑼
▸ 鋩鑼
▸ 滿抱
▸ 旅抱
▸ 摟抱
▸ 鑼鼓點兒
▸ 鑼槌
▸ 鑼鍋
▸ 鑼鼓喧天
▸ 鑼鼓經
▸ 鑼經
▸ 鑼鼓
▸ 連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