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識的意思
注音 ㄘㄞˊ ㄕˊ
拼音 cái shí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才能與識別力。
例才識過人。
英ability and insight;
國語辭典簡編本
才識「ㄘㄞˊ ㄕˋ」
才華器識。
造句他的才識過人,終有受重用之日。
才識「ㄘㄞˊ ㄕˊ」
⒈ 才華器識。
引《三國演義·第一二〇回》:「皓才識明斷,堪為帝王。」
引證解釋
⒈ 才能識見。
引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既才識短淺,又年尚少壯,意思不專,俗情未盡。”
唐 韓愈 《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臣才識淺薄,詞藝荒蕪,所撰碑文,不能備盡事跡。”
清 惲敬 《古今人表書後》:“蓋古人多以絶人之才識,百慮千計而筆之於書。”
▸ 才識不逮
▸ 才識過人
▸ 才識有餘
▸ 高才卓識
▸ 高才遠識
▸ 凡才淺識
▸ 才多識寡
▸ 才高識遠
▸ 才疏識淺
▸ 才蔽識淺
▸ 識才
▸ 識才尊賢
▸ 識多才廣
▸ 通才達識
▸ 通才練識
▸ 仞識論
▸ 睿才
▸ 叡才
▸ 三才箭
▸ 認識論
▸ 人生識字憂患始
▸ 人才出眾
▸ 人才
▸ 認識
▸ 畎畝下才
▸ 人才內閣
▸ 人才難得
▸ 人才庫
▸ 輇才
▸ 輇才小慧
▸ 人才濟濟
▸ 詮才末學
▸ 卻才
▸ 人才輩出
▸ 麴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