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的意思
注音 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
拼音 suǒ dé shu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國家向企業或個人徵收的以各種收入的總和為基數的一種稅。
英income tax;
國語辭典簡編本
所得稅「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
個人或企業按收入的比率由政府課徵的稅。
造句繳交所得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
所得稅「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
⒈ 個人或企業按收入比率由政府課徵的稅。始創於英國,各國多采行,我國於民國二十五年制定條例施行。
引證解釋
⒈ 國家對個人或企業的各種所得徵收的稅。1798年創行於 英國,現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稅收。我國於1950年公佈《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也規定了所得稅的專案。1980年後,隨著對外開放和經濟改革先後又開徵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國營企業所得稅、外國企業所得稅等。
引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今年‘三反’、‘五反’過後,剛剛鬆一口氣,卻又碰上估繳所得稅。”
▸ 企業所得稅
▸ 利息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
▸ 毫無所得
▸ 所得
▸ 一無所得
▸ 兩得其所
▸ 各得其所
▸ 得所
▸ 得其所哉
▸ 得其所
▸ 不得其所
▸ 死得其所
▸ 優劣得所
▸ 保稅
▸ 捨得
▸ 塞得港
▸ 若有所思
▸ 任所
▸ 若有所失
▸ 人所共知
▸ 認得破
▸ 忍得住
▸ 人心所歸
▸ 人心所向
▸ 任所欲為
▸ 忍得
▸ 認得
▸ 熱得快
▸ 人才難得
▸ 榷稅
▸ 群犬吠所怪
▸ 任真自得
▸ 去得
▸ 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