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ㄢˋ ㄋㄨˊ ㄐ一ㄠ

拼音 niàn nú jiāo

基本釋義

⒈  詞牌名。因唐代天寶時期著名歌女念奴而得名。雙調,一百字,押仄聲韻,也有押平聲韻的。

⒉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引證解釋

⒈  詞牌名。其調高亢。 唐 天寶 妓女 念奴 “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眼色媚人》。“念奴嬌”之名蓋本於此。 宋 張輯 《念奴嬌》詞,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 《念奴嬌》有平韻、仄韻兩體,常見的為仄韻。

清 萬樹 《詞律》卷十六:“《念奴嬌》,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東去’、‘大江西上曲’、‘壺中天’、‘無俗念’,‘淮甸春’、‘湘月’。”
按:宋 蘇軾 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其首句為“大江 東去”,末句為“一尊還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 宋 戴復古 《念奴嬌》詞,其首句為“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覿 《壺中天慢》詞,調與《念奴嬌》同,故又名《壺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詞,自注:“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數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參閱 清 王奕清 《曲譜》卷一、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