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驚膽戰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ㄣ ㄐ一ㄥ ㄉㄢˇ ㄓㄢˋ

拼音 xīn jīng dǎn zhàn

詞性 動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形容極端恐懼。

不由我心中自懊惱,一會家心內焦,好著我心驚膽戰,一會家內顫身搖。——《雍熙樂府·醉花陰》

prostrate with fear;

相似詞

六神無主 大驚失色 心驚膽寒 心驚膽落 魂不附體 聞風喪膽 膽戰心驚 心驚肉跳 提心吊膽 喪魂失魄 驚恐萬狀 擔驚受怕 膽寒發豎 魂飛魄散 神不守舍

相反詞

坦然自若 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國語辭典簡編本

心驚膽戰「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ㄢˋ」

形容十分害怕。

造句這片懸崖十分陡峭,立於崖邊令人心驚膽戰

國語辭典修訂本

心驚膽戰「ㄒ一ㄣ ㄐ一ㄥ ㄉㄢˇ ㄓㄢˋ」

⒈  形容十分害怕。也作「膽戰心驚」。

《西遊記·第一〇回》:「龍王見說,心驚膽顫,毛骨悚然。」
《精忠嶽傳·第四三回》:「兀朮三人,聽得戰鼓齊鳴,心驚膽戰。」

提心吊膽 提心吊膽 心驚膽落 心驚肉跳

引證解釋

⒈  形容極度驚恐。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一折:“我恰便似履深淵,把不定心驚膽戰,有這場死罪愆。”
《水滸傳》第七九回:“原來 梁山泊 只把號炮四下裡施放,卻無伏兵,只嚇得 高太尉 心驚膽戰,鼠竄狼奔,連夜收軍回 濟州。”
魯迅 《華蓋集續編·記談話》:“現在一提到 俄國,似乎就使人心驚膽戰。但是,這是大可以不必的。”
亦作亦作“心驚膽顫”。 《秦併六國平話》捲上:“王翦 見 李牧 歸城不出,持兵尅日攻城。城前發喊,驚得 趙王 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三章:“霎時間,森林裡傳來讓人心驚膽顫的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