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的意思

注音 ㄏㄡˋ ㄕㄥ

拼音 hòu shēng

詞性 名詞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少年時代與壯年期之間任何年齡的男子。

lad;

⒉  青年男子,小夥子。

young man;

⒊  相貌年輕。

他長得後生,看不出是四十歲的人。

having a youthful appearance;


英文 young generation, youth, young man

法語 jeune génération, les jeunes, jeune homme

國語辭典簡編本

後生「ㄏㄡˋ ㄕㄥ」

1.年輕男子。也泛指年輕人、年輕一輩。

造句後生可畏、後生晚輩

2.閩南方言。指兒子。

國語辭典修訂本

後生「ㄏㄡˋ ㄕㄥ」

⒈  後代子孫。

《詩經·商頌·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⒉  較後出生。

《爾雅·釋親》:「父之晜弟,先生為世父,後生為叔父。」

⒊  來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若引之先業,冀以後生,更為通耳。」

⒋  年輕人、晚輩。

《五代史平話·漢史·捲上》:「只聽得骰盆內擲骰子響聲,仔細去橋亭上覷時,有五個後生在橋上賭錢。」
《水滸傳·第二回》:「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膊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棒在那裡使。」

老人

⒌  比喻年輕。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望見了個花朵般後生婦人,獨立岸邊。」

引證解釋

⒈  較後出生。

《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

⒉  後嗣,子孫。

《詩·商頌·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鄭玄 箋:“王乃壽考且安,以此全守我子孫。”

⒊  後輩,下一代。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敞秀才》:“後生不聞義,前輩懼為黨。”
張天翼 《畸人手記·新與舊》:“﹝大舅﹞然後把那雙不大靈活的眼珠盯著我,擺出一副獎勵後生的臉色。”

⒋  弟子,學生。

《墨子·非儒下》:“夫為弟子後生,其師,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後已。”
孫詒讓 間詁:“後生亦弟子也。 《耕柱篇》:‘ 耕柱子 遺十金於 墨子,曰:後生不敢死。’又云:‘後生有反 子墨子 而反者。’並弟子之稱。”
元 耶律楚材 《再賡仲祥韻寄之》:“後生來從學,善誘能循循。”

⒌  年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娘子花朶兒般後生,恁地會忘事?”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七章:“翻了身,我們都變得後生了,有甚好笑的?”

⒍  年輕人;小夥子。

唐 寒山 《詩》之二二七:“三五痴後生,作事不真實。”
《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藥,容顏轉少,如三十歲後生模樣。”
陳世旭 《小鎮上的將軍》:“小鎮搬運隊那個莽後生把板車丟在一邊。”

⒎  謂醒悟較晚。

《韓詩外傳》卷六:“問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猶言先醒也。不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治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後生者,有不生者……後生者,三年而復, 宋昭公 是也。’”

⒏  來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若引之先業,冀以後生,更為通耳。”
清 黃遵憲 《山歌》:“人人要結後生緣,儂只今生結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