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賈而沽的意思

注音 ㄉㄞˋ ㄐ一ㄚˇ ㄦˊ ㄍㄨ

拼音 dài jiǎ ér g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待價而沽”。

⒉  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瓻搛諈怳]。'”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待價”、“待賈沽”、“待沽”。

語本《論語·子罕》:“子貢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金寶》:“待時而動曰待價而沽。”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記》:“遂決計待價而沽,不圖速成。”
徐遲 《牡丹》三:“奇貨可居,應該待價而沽,大學生並不在老太婆眼中。”
《文選·嵇康<琴賦>》:“經千載以待價兮,寂神跱而永康。”
張銑 注:“待價謂待人來求也。”
隋 王通 《中說·周公》:“賈瓊 請《六經》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墜也。’子曰:‘爾將為名乎?有美玉姑待價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當自求行之。”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朝廷若也開科取,未必無人待賈沽。”
清 曹寅 《瑮亭》詩:“有質溫而慄,待沽已後期。”